一、行業主管部門及監管體制
我國對紡織行業的管理遵循市場調節管理體制,采取政府宏觀調控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方式。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包括紡織行業在內的各行業產業政策的制定,并監督、檢查其執行情況,研究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指導行業結構調整,實施行業管理,參與行業體制改革、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質量管理等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負責制定與組織實施行業發展規劃、監測分析行業運行動態、統計發布行業相關信息等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主要負責全國環境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組織編制環境功能區劃分,組織制定各類環境保護標準、基準和技術規范。
我國紡織行業的行業自律管理機構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及其成員協會,包括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印染行業協會、中國流行色協會、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等。自律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是接受政府有關部門授權或委托,參與制定行業規劃;組織或參與制定修訂技術、管理等國家和行業標準、規程,并組織宣傳貫徹實施;組織對本行業基本情況和發展狀況及統計資料的調查、分析、研究,為政府有關部門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技術經濟政策和立法等提供依據,并參與有關活動。
二、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2014.03 |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銀監會 | 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 |
2015.01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2018.01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
2018.01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
2018.01 | 國務院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
2018.01 | 環境保護部 | 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 |
2018.10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
2018.12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
2018.12 | 浙江省發改委 | 浙江省高耗能行業項目緩批限批實施辦法 |
2020.11 | 浙江省發改委 | 浙江省高耗能行業項目緩批限批實施辦法 |
2020.11 |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20版) |
2021.03 | 國務院 | 排污許可管理條例 |
2021.09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
2022.08 |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行業相關政策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15年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 | 鼓勵鋼鐵、紡織印染、造紙、石油石化、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 |
工信部 | 2017年 | 印染行業規范條件(2017版) | 印染企業建設地點應當符合國家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符合本地區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生態環境規劃要求。印染企業要采用技術先進、節能環保的設備,主要工藝參數實現在線檢測和自動控制。印染企業要開發生產低消耗、低污染綠色產品,鼓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開發具有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的紡織產品。產品質量要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要求,產品合格率達到95%以上。 |
2018年 | 浙江省人民政府 | 浙江省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2年) | 加快向高端、智能、綠色、集聚方向發展。加強無水少水印染、高速低成本數碼印花技術、功能性面料整理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重點發展高品質紡織面料、高端絲綢和家紡產品,拓展產業用紡織品應用。 |
2019年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印染行業綠色發展技術指南(2019年版) | 推動印染行業綠色發展,事關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事關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事關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勝利。近年來,我國印染行業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印染行業規范條件,能耗水耗不斷降低,廢水排放持續減少,一批綠色化、智能化裝備得到推廣應用,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
2019年 | 生態環境部 | 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 | 國家根據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對環境的影響程度等因素,實行排污許可重點管理、簡化管理和登記管理。 |
2019年、2021年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修改<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的決定》 | 將“阻燃、抗靜電、抗紫外、抗菌等差別化、功能性化學纖維的高效柔性化制備技術”,“采用高速數控無梭織機、自動穿經機、全成形電腦橫機、高速電腦橫機、高速經編機等新型數控裝備,生產高支、高密、提花等高檔機織、針織紡織品”和“采用數字化智能化印染技術裝備、染整清潔生產技術、功能性整理技術、新型染色加工技術、復合面料加工技術,生產高檔紡織面料”等列為鼓勵類。 |
2020年 | 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 | 加大對勞動密集型企業支持力度。對紡織品、服裝、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石材、農產品、消費電子類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企業,在落實減稅降費、出口信貸、出口信保、穩崗就業、用電用水等各項普惠性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
2021年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擴大輕工、紡織等優質產品供給,加快化工、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改造升級,完善綠色制造體系。 |
2021年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 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 | 持續深化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推動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加大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力度,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建成若干世界級先進紡織產業集群,形成一批知名跨國企業集團和有國際影響力的紡織服裝品牌。 |
2021年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 紡織行業“十四五”科技發展指導意見 | 研究采用新型纖維材料、新型紗布加工技術、多功能整理技術等,開發出保暖、彈性、抗菌、導濕速干、防紫外、防異味等功能產品。 |
2021年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 紡織行業“十四五”綠色發展指導意見 | 到2025年,在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和履行環境責任取得積極進展下,生產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
2021年 | 浙江省人民政府 | 浙江省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十四五”規劃 | 推動紡織產業向數字化、個性化、時尚化、品牌化、綠色化方向發展。突破差異化生產技術和新型加工技術,推廣應用生態印染技術,發展先進化纖、高端紡織、綠色印染、時尚家紡服裝。強化文化植入、創意設計、信息技術與現代紡織的融合發展。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紡織和服裝產業基地。 |
2021年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 | 實行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促進節能降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性安排。 |
2021年 | 生態環境部 | 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 | “兩高”項目建設單位應認真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對未依法報批環評文件即擅自開工建設的“兩高”項目,或未依法重新報批環評文件擅自發生重大變動的,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應責令立即停止建設,依法嚴肅查處。 |
2021年 |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能源局 | 浙江省節能降耗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十四五”規劃 | 到2025年,全省單位GDP能耗降低15%,年均下降3.2%;能源消費總量為26,910萬噸標準煤,新增能耗2,250萬噸標準煤(以上數據均不含國家能耗單列項目);淘汰落后過剩產能騰出存量用能800萬噸標準煤左右。 |
2021年 |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浙江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浙江能源監管辦公室 | 2022年浙江省電力市場化交易方案 | 提出2022年浙江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根據全省工商業用戶年度總用電量規模確定,其中,中長期交易電量占比不低于90%,現貨市場交易電量占比不高于10%。并規定,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擴大為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電力現貨價格不受上述幅度限制。 |
2021年 | 生態環境部 | 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 | 進一步完善“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提出除外工藝與污染防治設備,推動在財稅、貿易等領域應用,引導企業技術升級改造,促進重點行業企業綠色轉型發展。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國內行業主要標準
標準名稱 | 標準代碼 |
《滌綸低彈絲》 | GB/T14460-2015 |
《滌綸低彈網絡絲》 | FZ/T54004-1993 |
《針織坯布》 | GB/T22847-2009 |
《滌綸針織面料》 | FZ/T72001-2009 |
《定向導濕快干針織運動面料》 | Q/CD003-2019 |
《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 GB4287-2012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WWTQ)
觀研天下®專注行業分析十一年,專業提供各行業涵蓋現狀解讀、競爭分析、前景研判、趨勢展望、策略建議等內容的研究報告。更多本行業研究詳見《中國紡織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3-2030年)》。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