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主管部門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職責包括:擬訂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管理通信業,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包含眾多的下游產業。住建部是建筑智能化領域的主管部門,其主要職責包括:監督管理建筑市場、規范市場各方主體行為;研究擬訂城市建設的政策、規劃并指導實施,指導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安全和應急管理;承擔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管的責任;承擔規范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秩序的責任;承擔建立科學規范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的責任等。
二、行業協會
(1)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是唯一代表中國軟件產業界并具有全國性一級社團法人資格的行業組織,是民政部首批授予的AAA級行業組織。協會會員由從事軟件研究開發、銷售、培訓、應用、信息系統集成、信息服務等企事業單位與個人自愿結合而組成。協會的主要職責包括:受工信部委托對各地軟件企業認定機構的認定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監督和檢查;負責軟件產品登記認證和軟件企業資質認證工作;制定行業規則,約束行業行為,提高行業自律性;協助政府部門組織制定、修改本行業的國家標準和專業標準以及本行業的推薦性標準等。
(2)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是中國建筑業協會的分支機構,是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從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管線工程、裝修裝飾工程的施工單位,以及從事工程勘察設計、監理咨詢服務等業務的企事業單位、教育科研機構自愿參加組成的全國性行業機構。其主要職責包括:開展對施工行業發展及市場運行情況的調查分析和理論研究;為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理論支持與依據;發布施工行業市場調查報告;為會員單位完成具體項目的調研、論證、策劃等提供系統化服務及具有針對性的專業解決方案;積極倡導并推進行業市場環境的良性發展等。
(3)中國市政工程協會綜合管廊建設及地下空間利用專業委員會成立于2017年,是從事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及地下空間利用技術交流及工作管理的專業組織,是中國市政工程協會下屬的分支機構。協會的主要職責是團結城市綜合管廊及地下空間專業領域的各類從業者,打造行業高端交流平臺,集中人才智慧與經驗,共同開展有關研究、咨詢和交流工作,探討技術發展方向,加強相互合作,共同推動綜合管廊及地下空間的技術進步,促進綜合管廊及地下空間建設的繁榮與發展。
三、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
我國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最為積極的國家之一。自2008年以來,國家先后出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智慧城市信息技術運營指南》等政策和標準文件,明確了智慧城市作為我國城鎮化發展和實現城市可持續化發展方案的戰略地位,以及“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任務。智慧城市在我國發展非常迅速,呈現出典型的政策推動特點,2012年試點,2012—2014年探索,2014年成為國家戰略,2016年成為國家重點工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進入“十四五”時期以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提出,標志著我國經濟邁入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政策紅利的進一步釋放和資金的大量投入,智慧城市產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高潮。國家政策的陸續出臺持續刺激各地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對促進智慧城市和相關行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積極作用。
智慧城市行業相關法規及政策性文件、地方政策性文件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23年 | 國務院 |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 | 要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研究制定推動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
2022年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 《“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 加快推進城市交通、水、能源、環衛、園林綠化等系統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與改造,加強泛在感知、終端聯網、智能調度體系構建。在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管理,逐步實現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監測感知網絡化、運營管理智能化,對接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支撐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推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推進城市通信網、車聯網、位置網、能源網等新型網絡設施建設。 |
2022年 | 國務院 | 《“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 | 推進智慧化改造,豐富數字技術應用場景,發展遠程辦公、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智慧出行、智慧街區、智慧社區、智慧樓宇、智慧商圈、智慧安防和智慧應急。 |
2021年 | 國務院 |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 推動數字城鄉融合發展,統籌推動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建設,協同優化城鄉公共服務。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數據整合共享和業務協同,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服務能力,完善城市信息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 |
2021年 | 工信部 | 《“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 | 持續征集并推廣智慧城市典型解決方案,支持城市大腦、精準惠民、智慧政務、城市體驗等城市級創新應用,培育軟件與智慧社會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
2021年 | 國務院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 | 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建設智慧城市,以數字化助推城鄉發展和治理模式創新,全面提高運行效率和宜居度。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物聯網感知設施、通信系統等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筑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構建城市數據資源體系,推進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推進新型城市建設,順應城市發展新理念新趨勢,開展城市現代化試點示范,建設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樓宇、公共空間、地下管網等“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WWTQ)
觀研天下®專注行業分析十一年,專業提供各行業涵蓋現狀解讀、競爭分析、前景研判、趨勢展望、策略建議等內容的研究報告。更多本行業研究詳見《中國智慧城市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2023-2030年)》。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