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主管部門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行政主管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職責包括:擬定相關行業發展戰略、規劃與政策,制定相關產業技術規范和標準并實施,指導行業內的技術進步與創新,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等。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行業組織是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及各地方協會,協會的宗旨為:從事市場調查、信息交流、咨詢評估、行業自律等工作,開展行業發展戰略性研究與產業環境建設工作,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人工智能產業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得益于政府對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化、智能制造等產業的政策扶持和配套設施建設。政府近年來將人工智能作為我國科技制高點,不斷出臺引導、支持產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大力培養戰略性產業。
自國務院出臺《中國制造2025》,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人工智能一直被作為重點戰略性產業,受國家政策的重點扶持和關注。隨著政策印發主體下沉和政策逐漸落地,國內針對該產業的政策與法規不斷完善,人工智能技術向更多領域進行輻射,在各個領域逐漸完善產業鏈布局。另一方面,自2018年中央經濟會議提出“新基建”這一概念,國家持續密集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政府對相關重點項目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強。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得到各類政策扶持的同時,也迎來了市場需求的持續爆發。政府作為新基建項目的推動者與投資者,不斷催生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新需求。
近年來國家出臺的支持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政策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15 | 國務院 | 《中國制造2025》 | 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
2015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 做優存量,推動現有的傳統行業提質增效;做大增量,培育新業態,打造新增長點?;ヂ摼W跨界融合,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
2016 | 國務院 |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全面創新,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創新帶動和促進管理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全面創新,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
2016 | 國務院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堅持戰略和前沿導向,集中支持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領域核心技術。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融入發展各領域各環節,鼓勵各類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發展新引擎。 |
2016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 | 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并在更廣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促進一批新興領域發展壯大并成為支柱產業,持續引領產業中高端發展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2016 | 工信部 | 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 以深入推進信息通信業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的融合發展為主線,提出完善基礎設施、創新服務應用、加強行業管理、強化安全保障4個發展重點和21項重點任務。 |
2016 |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網信辦 | 《“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 著力加強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引導產業集聚發展,促進人工智能在國民經濟社會重點領域的推廣。加快發展“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 |
2017 | 工信部 | 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 重點培育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視頻圖像身份識別系統、智能語音交互系統、智能翻譯系統、智能家居產品等智能化產品,推動智能產品在經濟社會的集成應用。 |
2017 | 工信部 |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年-2020年)》 | 加快推進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技術+模式+生態”為核心的協同創新持續深化產業變革。 |
2017 | 國務院 |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 以加快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國防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為主攻方向,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體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建設安全便捷的智能社會。 |
2017 | 國務院 |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 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
2018 | 國務院 |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 | 人工智能再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多領域推進“互聯網+”,大力改造傳統產業。 |
2018 | 工信部 | 《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 | 突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瓶頸,樹立領域標桿企業,培養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加快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通過“揭榜掛帥”加快形成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支撐能力。 |
2019 | 國務院 |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 人工智能連續三年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集群,加強產業融合,加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
2019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 | 《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 | 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制度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
2019 | 科技部 |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 | 開放創新平臺重點由人工智能行業技術領軍企業牽頭建設,鼓勵聯合科研院所、高校參與建設并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 |
2020 | 科技部等 | 《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 | 重點支持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網絡協同制造、高性能計算、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等重大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
2020 |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 |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 2021年,明確人工智能標準化頂層設計,完成關鍵通用技術、關鍵領域技術、倫理等預研工作。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標準體系,重點研制數據、算法、系統、服務等重點急需標準,并率先在安防、家居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進行推進。 |
2020 | 國務院 | 《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 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深化國際合作,制定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方面政策措施。 |
2020 |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 | 《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 |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提質增效,加大5G建設投資,穩步推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車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全面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為產業提供資金保障和服務環境。 |
2020 | 中共中央 |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
2022 | 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交通部、農業部、衛健委 | 《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 以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動場景資源開放、提升場景創新能力為方向,強化主體培育、加大應用示范、創新體制機制、完善場景生態,加速人工智能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和產業培育,探索人工智能發展新模式新路徑,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WWTQ)
觀研天下®專注行業分析十一年,專業提供各行業涵蓋現狀解讀、競爭分析、前景研判、趨勢展望、策略建議等內容的研究報告。更多本行業研究詳見《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現狀深度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3-2030年)》。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