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awqou"></sup>
<acronym id="awqou"></acronym>
<acronym id="awqou"><small id="awqou"></small></acronym>
<acronym id="awqou"><center id="awqou"></center></acronym>
<sup id="awqou"><center id="awqou"></center></sup>
咨詢熱線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國人工智能產品行業政策:引導、支持健康發展大力培養戰略性產業

一、行業主管部門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行政主管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職責包括:擬定相關行業發展戰略、規劃與政策,制定相關產業技術規范和標準并實施,指導行業內的技術進步與創新,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等。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行業組織是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及各地方協會,協會的宗旨為:從事市場調查、信息交流、咨詢評估、行業自律等工作,開展行業發展戰略性研究與產業環境建設工作,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人工智能產業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得益于政府對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化、智能制造等產業的政策扶持和配套設施建設。政府近年來將人工智能作為我國科技制高點,不斷出臺引導、支持產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大力培養戰略性產業。

自國務院出臺《中國制造2025》,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人工智能一直被作為重點戰略性產業,受國家政策的重點扶持和關注。隨著政策印發主體下沉和政策逐漸落地,國內針對該產業的政策與法規不斷完善,人工智能技術向更多領域進行輻射,在各個領域逐漸完善產業鏈布局。另一方面,自2018年中央經濟會議提出“新基建”這一概念,國家持續密集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政府對相關重點項目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強。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得到各類政策扶持的同時,也迎來了市場需求的持續爆發。政府作為新基建項目的推動者與投資者,不斷催生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新需求。

近年來國家出臺的支持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政策

發布時間 發布部門 政策名稱 重點內容
2015 國務院 《中國制造2025》 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2015 國務院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做優存量,推動現有的傳統行業提質增效;做大增量,培育新業態,打造新增長點?;ヂ摼W跨界融合,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016 國務院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全面創新,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創新帶動和促進管理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全面創新,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2016 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堅持戰略和前沿導向,集中支持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領域核心技術。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融入發展各領域各環節,鼓勵各類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發展新引擎。
2016 國務院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 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并在更廣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促進一批新興領域發展壯大并成為支柱產業,持續引領產業中高端發展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16 工信部 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以深入推進信息通信業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的融合發展為主線,提出完善基礎設施、創新服務應用、加強行業管理、強化安全保障4個發展重點和21項重點任務。
2016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網信辦 《“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著力加強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引導產業集聚發展,促進人工智能在國民經濟社會重點領域的推廣。加快發展“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
2017 工信部 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重點培育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視頻圖像身份識別系統、智能語音交互系統、智能翻譯系統、智能家居產品等智能化產品,推動智能產品在經濟社會的集成應用。
2017 工信部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年-2020年)》 加快推進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技術+模式+生態”為核心的協同創新持續深化產業變革。
2017 國務院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以加快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國防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為主攻方向,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體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建設安全便捷的智能社會。
2017 國務院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2018 國務院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 人工智能再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多領域推進“互聯網+”,大力改造傳統產業。
2018 工信部 《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 突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瓶頸,樹立領域標桿企業,培養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加快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通過“揭榜掛帥”加快形成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支撐能力。
2019 國務院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人工智能連續三年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集群,加強產業融合,加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2019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 《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 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制度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2019 科技部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 開放創新平臺重點由人工智能行業技術領軍企業牽頭建設,鼓勵聯合科研院所、高校參與建設并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
2020 科技部等 《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 重點支持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網絡協同制造、高性能計算、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等重大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2020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1年,明確人工智能標準化頂層設計,完成關鍵通用技術、關鍵領域技術、倫理等預研工作。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標準體系,重點研制數據、算法、系統、服務等重點急需標準,并率先在安防、家居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進行推進。
2020 國務院 《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深化國際合作,制定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方面政策措施。
2020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 《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提質增效,加大5G建設投資,穩步推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車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全面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為產業提供資金保障和服務環境。
2020 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2022 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交通部、農業部、衛健委 《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以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動場景資源開放、提升場景創新能力為方向,強化主體培育、加大應用示范、創新體制機制、完善場景生態,加速人工智能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和產業培育,探索人工智能發展新模式新路徑,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WWTQ)

觀研天下®專注行業分析十一年,專業提供各行業涵蓋現狀解讀、競爭分析、前景研判、趨勢展望、策略建議等內容的研究報告。更多本行業研究詳見《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現狀深度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歡迎關注公眾號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我國及部分省市光電子器件相關政策:推進光電子核心基礎產業創新突破

我國及部分省市光電子器件相關政策:推進光電子核心基礎產業創新突破

光電子器件應用范圍十分廣闊,如家用攝像機、手機相機、夜視眼鏡、微光攝像機、光電瞄具、紅外探測、紅外制導、紅外遙感、指紋探測、導彈探測、醫學檢測和透視等等,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2023年09月15日
我國及部分省市電子元器件相關政策: 加快新型電子元器件產業向上游擴展

我國及部分省市電子元器件相關政策: 加快新型電子元器件產業向上游擴展

電子元器件是電子元件和小型的機器、儀器的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構成,可以在同類產品中通用;常指電器、無線電、儀表等工業的某些零件,是電容、晶體管、游絲、發條等電子器件的總稱。常見的有二極管等。

2023年09月14日
我國MCU芯片行業相關政策:加快實現前沿共性技術突破 推動相關技術標準形成

我國MCU芯片行業相關政策:加快實現前沿共性技術突破 推動相關技術標準形成

為加快MCU芯片的應用和發展,我國及部分省市發布了一系列行業政策,比如2023年9月北京市政府發布的《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聚焦北京優勢領域,構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科學高地,全力推進材料、零部件、高端芯片、基礎軟件、科學儀器設備等研發攻堅,實現未來產業軟硬件自主可控。

2023年09月14日
我國集成電路專用設備行業政策:提供了財政、稅收、技術和人才等多方面支持

我國集成電路專用設備行業政策:提供了財政、稅收、技術和人才等多方面支持

上述政策和法規的發布和落實,表明隨著半導體產業不斷深化,我國對于半導體設備行業愈加重視。其主要表現在對于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的政策優待以及對于半導體設備行業的相關規劃與推動,為集成電路及其專用設備制造行業提供了財政、稅收、技術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經營環境,有力促進了本土集成電路及其專用設備行業的發展

2023年09月14日
我國電子濕化學品行業政策:多部門均明確提及并部署產業發展

我國電子濕化學品行業政策:多部門均明確提及并部署產業發展

電子濕化學品作為關鍵性電子化學材料,廣泛 應用于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等領域。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 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多部門均明確提及并部署了電子濕化學品產業發展,相繼出臺多項推動產業發展的政策。

2023年08月23日
我國電熱元件行業政策環境良好 市場發展前景可觀

我國電熱元件行業政策環境良好 市場發展前景可觀

電熱元件是一種配套元件,應用領域較為廣泛,目前主要由各應用領域的行業協會承擔各行業配套電熱元件生產企業的引導和服務職能,行業協會主要負責產業及市場研究、對會員企業的公眾服務、行業自律管理以及代表會員企業向政府部門提出產業發展建議等。國內尚未建立全國性的電熱元件行業協會。

2023年08月23日
我國無線物聯網系統級芯片行業政策環境良好 市場發展前景可期

我國無線物聯網系統級芯片行業政策環境良好 市場發展前景可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瞄準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明確將“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列為鼓勵類企業;

2023年08月21日
我國印制電路板行業政策:不斷推進產業升級及戰略性調整

我國印制電路板行業政策:不斷推進產業升級及戰略性調整

印制電路板在連接各種元器組件中起著關鍵作用,是現代電子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印制電路板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產品,國家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勵印制電路板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從而推進行業的產業升級及戰略性調整。

2023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維碼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QQ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頂部
九九久久99精品,香蕉97人人乳视频观看,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最新,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