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主管部門
目前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負責制定并實施關于電子信息產業的政策與規劃,對產業布局與產業發展方向進行宏觀調控,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規章,擬訂行業技術規范和標準并組織實施,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
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下設的電子元器件應用與供應鏈分會,系由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商和電子元器件生產商等機構自愿結成的非盈利行業分會,是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下屬的二級分會,并接受中國信息產業商會的領導。發行人董事長周繼國擔任該分會理事長。該分會旨在推動授權電子分銷服務體系在中國發展,制定電子分銷行業標準,在國家鼓勵發展生產服務業的大環境下,促使電子元器件分銷服務與科技服務業、商貿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和金融服務業融合。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是由全國半導體行業從事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的生產、設計、科研等企(事)業單位和專家等自愿結成的全國性的行業非營利社會組織。協會組織開展經濟技術交流和學術交流活動,為企業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服務,同時制(修)訂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及推薦標準并推動標準的貫徹執行,在行業內開展評比、評選、表彰等活動。
二、行業監管體制
電子元器件行業已充分實現市場化,各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其行業管理體制為國家宏觀指導下的市場調節管理體制。由工信部負責對行業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支持和監管,由行業協會負責組織協調各成員單位進行自律規范。
三、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電子元器件行業的發展,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以促進行業發展。2020年7月,國務院出臺的《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20]8號)將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環境,深化產業國際合作,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為企業拓展新興市場創造條件。
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出臺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將促進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交易平臺的建立,通過市場化運作的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打造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企業和產品市場準入新平臺,促進上下游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集聚融合、集群發展。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22年1月 |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 |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 | 建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交易平臺。支持深圳優化同類交易場所布局,組建市場化運作的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打造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企業和產品市場準入新平臺,促進上下游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集聚融合、集群發展?!e極鼓勵、引導全球知名基礎電子元器件和芯片公司及上下游企業(含各品牌商、分銷商或生產商)依托中心開展銷售、采購、品牌展示、軟體方案研發、應用設計、售后服務、人員培訓等。優化海關監管與通關環境,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推動海關、金融、稅務等數據協同與利用,聯合海關、稅務、銀行等機構開展跨境業務,交易中心為入駐企業提供進出口報關、物流倉儲服務,鼓勵金融機構與交易中心合作,為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鼓勵市場主體依托中心開展采購,設立貿易聯盟并按市場化運作方式提供國際貿易資金支持,匯聚企業對關鍵元器件的采購需求,以集中采購方式提高供應鏈整體談判優勢。 |
2021年4月 | 工信部 |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 | 確定智能制造業發展愿景,到2025年,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國內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50%。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達到10家以上。 |
2021年3月 | 國務院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并將高端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技術在內多個領域視為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關鍵。 |
2021年1月 | 工信部 | 《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 | 到2023年,電子元器件銷售總額達到21000億元,充分滿足信息技術市場規模需求。鼓勵龍頭企業面向行業開放共享業務系統,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協同設計和協同供應鏈管理。加強公共平臺建設,圍繞電子元器件各領域開展產品檢測分析、評級、可靠性、應用驗證等服務,為電子系統整機設計、物料選型提供依據。 |
2020年7月 | 國務院 | 《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20]8號 | 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環境,深化產業國際合作,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推動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出口,大力發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支持企業建立境外營銷網絡。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與重點國家和地區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采取綜合措施為企業拓展新興市場創造條件。 |
2019年11月 |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 將“新型電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頻率元器件、混合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傳感器、新型機電元件、高密度印刷電路板和柔性電路板等)制造”列為鼓勵類。 |
2019年2月 | 中共中央、國務院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 創新驅動,改革引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區域協同創新體系,集聚國際創新資源,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發展區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動力和支撐的經濟體系 |
2018年11月 | 國家統計局 |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 | 將電子核心產業中的電子元器件與機電組件設備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中的智能制造裝備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
2017年10月 | 國務院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 | 提出推進供應鏈協同制造。推動制造企業應用精益供應鏈等管理技術,完善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售后服務的全鏈條供應鏈體系。推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實現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協同物流,促進大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縮短生產周期和新品上市時間,降低生產經營和交易成本。 |
2016年12月 | 工信部、發改委 | 《信息產業發展指南》(工信部聯規[2016]453號) | 2020年,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目標為14.7萬億元。確定了集成電路、基礎電子、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關鍵應用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智能硬件和應用電子、計算機與通信設備、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9個領域的發展重點,研究部署了7個重大工程,明確了相關保障措施。 |
2016年11月 | 國務院 |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發[2016]67號) | 進一步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提高智能制造核心裝備與部件的性能和質量,打造智能制造體系,強化基礎支撐,積極開展示范應用,形成若干國際知名品牌,推動智能制造裝備邁上新臺階。 |
2016年9月 | 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 | 《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2016年版)》發改產業〔2016〕1982號 | 將新型電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頻率元器件、混合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敏感元器件、新型機電元件、高密度印刷電路板和柔性電路板等)制造(C27)繼續列為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專項規劃的投資類項目項下進口生產性設備、零部件(不予免稅產品目錄中產品除外)給予貼息支持。 |
2016年7月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 |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得到及時應用,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實現寬帶網絡無縫覆蓋。信息消費總額達到12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67萬億元。根本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形成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到本世紀中葉,信息化全面支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網絡強國地位日益鞏固,在引領全球信息化發展方面有更大作為。 |
2015年5月 | 國務院 | 《中國制造2025》(國發[2015]28號) | 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關鍵制造裝備供貨能力。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WWTQ)
觀研天下®專注行業分析十一年,專業提供各行業涵蓋現狀解讀、競爭分析、前景研判、趨勢展望、策略建議等內容的研究報告。更多本行業研究詳見《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現狀深度分析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