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概述
快速檢測是使用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技術融合,能夠短時間內出具檢測結果的一種檢測方法。通常認為,理化檢驗方法一般在兩個小時內能夠出結果的即可視為快速方法。相較于實驗室檢測,快速檢測作為補充方法,具有快速、便捷、易操作、反應靈敏的優勢,應用場景更為廣泛。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類主要產品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快速檢測儀器及相關快檢服務??焖贆z測試劑類產品主要包括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酶聯免疫(ELISA) 試劑盒、理化試劑、熒光PCR試劑盒和核酸提取試劑盒,主要應用于附加值較高且需要快速檢測的乳品、肉類、水產、糧油及水果蔬菜等食品領域以及對應的種養殖、生產、加工、流通環節,實現對獸藥殘留、農藥殘留、真菌霉素、非法添加劑、重金屬等多種限量物以及致病微生物的高精度檢測。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隨著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場規模逐漸擴大,除了運用法定檢測試劑和儀器,快速檢測產品也將大量運用于檢測前的初步篩選,快速檢測產品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相關企業可重點布局。
二、世界各國普遍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行業空間廣闊
1、國外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成熟,2022年市場規模達211億美元
食品安全關乎國計民生,受到世界各國普遍高度重視。2018年,聯合國宣布設立世界食品安全日,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共同致力解決食品供應鏈中的食品安全問題、努力減輕食源性疾病,通過促進市場準入、規范供應鏈提升安全食品生產。當前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例如美國、歐盟、日本等)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體系,采用的檢測技術更加多樣化和先進,例如,在美國FDA認可的Salmonella spp.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檢測方法中就采用了PCR和基于質譜技術的快速檢測方法;在歐洲食品安全局認可的Salmonella spp.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檢測方法中就采用了PCR和基于光學傳感器的快速檢測方法;在日本農林水產省認可的Salmonella spp.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檢測方法中就采用了PCR和基于光學傳感器的快速檢測方法。
總的來看,當前,國際食品安全檢測監管科技發展呈現食源性危害檢測技術集成化、快速化的趨勢,更加注重運用風險監測、監督抽驗、快速檢測等技術手段,依托產品標準、技術規程、檢驗數據等,通過有影響力的機構和組織對快速檢測產品進行評價驗證,如國際標準組織ISO和美國分析化學家協會AOAC,為日常監管和行政執法提供技術支撐,不斷提高監管的科學性。MarketsandMarkets 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規模為211億美元,預計2027年將達到311億美元,預計年復合增長率約為8.1%。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食品安全法》確立行業地位,國家戰略助推監管體系完善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3-2030年)》顯示,從國內市場來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在國家科技戰略規劃中將食品安全列為公共安全和保障民生科技的重要內容。2015年,有“史上最嚴”之稱的《食品安全法》修訂施行。新《食品安全法》明確創新監管手段,第一次將快速檢測技術寫入法律文件。此后,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并出臺一系列文件,進一步推動了食品安全領域現代化治理體系的建設,將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笆濉逼陂g,基本建立起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食品安全法治體系及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接軌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全鏈條監管制度體系全面建立。
2023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正式出臺,意見從五個方面提出規范食品快檢使用措施和要求,一是明確食品快檢應具備的條件和能力,二是記錄和公開食品快檢信息應正式客觀,不得誤導消費者,三是要依法處置食品快檢發現的問題產品,四是開展食品快檢結果實驗室驗證,穩妥推進食品快檢產品符合性評價和認證,切實提升食品快檢產品質量水平,五是指導開展“你送我檢”便民服務活動。隨著相關快檢技術深入基層監管,相應需求有望整體提升;同時,監管的下沉落地,將間接推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自檢需求的擴張,預期將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重點政策梳理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主要內容 |
2015年4月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食品安全法 | 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國家規定的快速檢測方法對食品進行抽查檢測。 |
2016年7月 | 國務院發布 |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 | 關注食品質量安全。開展食品品質評價與系統識別、在城監測與快速檢測等的研究重點突破快速檢測核心試劑高效篩選等。 |
2016年12月 | 國家發展改革委 | “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 | 表明要建設農產品安全質量檢測平臺,開發快速檢測技術及產品,重點研發基于新型生物識別材料和現代分子生物學方法的農產品安全快速精準檢測技術,開發系列高特異性或高通量的前處理產品、速測產品和裝備。 |
2017年5月 | 科技部 | “十三五”食品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 提出加強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創新抗體制備、生物傳感等技術,重點開發快速檢測試劑與裝備,推動智能監管。 |
2017年6月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 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見 | 規定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可以對對不屬于國家規定的食品快檢方法開展評價,并規定食品快檢產品的評價方法。 |
2021年12月 | 國務院 | “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 | 要求加強食品安全源頭治理,完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健全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機制,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食品安全檢測能力提升,要求食品產業大縣和人口大縣要具備對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常見微生物等指標的實驗室檢驗能力及定性快速檢測能力。針對食品摻雜摻假、農獸藥濫用等難點問題,加快完善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快速檢測方法體系,出臺違法添加非食品用化學物質名錄。明確提出“規范食品快速檢測的使用”的要求。 |
2022年2月 | 農業農村部 | “十四五”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規劃 | 開發一批農藥獸藥和生物毒素、環境污染物、重金屬等危害因子的高效快速識別關鍵技術,遴選推廣一批常規農藥獸藥快速檢測設備。 |
2023年1月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食品快速檢測使用的意見 | 從五個方面提出規范食品快檢使用措施和要求,一是明確食品快檢應具備的條件和能力,二是記錄和公開食品快檢信息應正式客觀,不得誤導消費者,三是要依法處置食品快檢發現的問題產品,四是開展食品快檢結果實驗室驗證,穩妥推進食品快檢產品符合性評價和認證,切實提升食品快檢產品質量水平,五是指導開展“你送我檢”便民服務活動。 |
2023年1月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 從立法層面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強化法律責任和處罰力度,與《食品安全法》有機銜接,實現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全過程、全鏈條監管,強化農產品上市前速測抽檢,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治保障。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三、消費者市場的擴張將成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的下一個增長爆發點
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參與者主要分為三類:隸屬于政府部門的檢驗機構、企業性質的檢測機構以及高??蒲性核膶嶒炇?。其中,隸屬于政府部門的國有檢驗機構是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領域的主體資源。國有企業與政府有天然的聯系,無論是背書功能還是監督功能,都更容易受到信賴,因此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具有天然的優勢。從營業收入來看,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國有檢測機構營業收入占到全行業營業收入的58%,外資檢測機構和民營檢測機構分別占35%和7%。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近些年來,國家相繼出臺政策規范食品企業生產,要求企業增強檢測能力,但是這些小企業中有能力配備標準中要求的大型分析儀器的并不多,而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和產品恰好能化解這種矛盾。同時一些大型食品企業處于成本的考慮也在大規模使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政府的基層執法單位也是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的客戶群。國家設計檢測體系和檢測環節是按國家部委、省(自治區)、市、縣、鄉鎮、基層設計,檢測能力梯度依次遞減,在鄉鎮和基層等執法單位推薦使用快速、簡單、便攜的快速檢測產品,主要做篩查防范作用。我國約有3000左右的縣級行政單位,鄉鎮數量過萬,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另外,隨著近兩年呼吸道傳染病在全球范圍的影響,提升了民眾對于快檢技術的認知度,隨著適合消費者使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逐漸研發并向市場推廣,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走進家庭指日可待,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消費者市場前景廣闊。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由于食品安全快檢工作人員入職門檻低、流動性大,導致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制約了行業的良性發展,因此多措并舉加強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隊伍建設,提高檢測水平非常必要也重要。
四、食品快檢實驗室相繼落地,區域集聚特征顯著
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全國多地食品快速檢測實驗室相繼落地。2022年,江西省南昌縣新洪城大市場的首家食品快檢示范實驗室圓滿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從機構建設、運行模式、質量管理、數據利用、監管支撐全方位進行了探索和試點,食品安全快檢體系建設初見成效;2023年5月,撫州首個省級食品快速檢測示范型實驗室——東臨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快速檢測中心掛牌運行;2023年6月,杭州亞運村食品快速檢測實驗室正式落成,快檢設備及工作團隊入駐亞運村。
從快檢實驗室的分布來看,在區域經濟發達、食品檢測需求較大的大中城市、東部和南部經濟發達地區,實驗室數量更為集中,資源更為豐富。其中,國有檢測機構大多以行政區域布局,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江蘇等大中城市和沿??诎?,社會第三方實驗室和第一方實驗室主要集中在食品企業比較集中的山東沿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而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分布明顯較少。食品快檢實驗室的分布與當地經濟的發達程度、貿易的活躍程度呈顯著正相關,也說明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作為技術服務行業,與生產和貿易息息相關的特性。
五、外資主導格局打破,國內領先企業積極尋求多元化發展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在我國屬于新興產業,與歐美國家相比起步晚,直到2000年才開始起步,產業化發展相對滯后,相關產品、設備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長久以來進口檢測儀器基本壟斷市場,并逐步向中低端擴張。近年來,得益于自主創新技術的底氣,國內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企業的產品競爭優勢更加凸顯,逐漸能夠提供與進口產品相媲美甚至更好的檢測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我國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重視,加大了對食品安全監管的力度。相關政策的支持和推動促使國內企業積極投入到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領域,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國內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契機,憑借產品性價比高和更為貼近本土市場的優勢,國企企業不斷搶占市場份額,當前我國主要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和裝備(主要指對食品中的農獸藥、生物毒素及違禁添加物殘留的檢測)已經由90%以上依賴于進口發展到80%以上實現國產化,原以進口產品為主導的國內市場格局已經被打破。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國內領先企業開始積極尋求多元化發展,一是深入免疫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試劑等多個技術領域,豐富試劑產品種類,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二是開展上游核心原料以及配套檢測儀器的自主研發生產,以增強市場競爭實力;三是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尤其是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市場。隨著國內領先企業研發實力的提升和經營規模的壯大,預期行業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同時國內領先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也將增強。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當前行業存在一種現象,有些企業會把一份食品同時送到好幾個機構進行檢測,這一方面是因為市場對機構的不認可,另一個還是因為檢測機構的不專業所致。因此未來做到全鏈條的監控,溯源是行業發展的關鍵,也能有效破除行業不正當內卷。(LZC)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