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蹈培訓行業概述及特征分析
舞蹈培訓行業是指專門提供舞蹈教育和培訓服務的機構或學校。它涵蓋了各種舞蹈形式和風格,按舞蹈培訓的課程分類,舞蹈類別大致可分為民族舞蹈類、古典舞蹈類、現代舞蹈類、童話舞蹈類和舞蹈操類。
舞蹈培訓行業的分類
類型名稱 | 類型說明 |
民族舞蹈類 | 包括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彝族舞蹈等,這些舞蹈的特點是體現了中國各民族的特色和風情。 |
古典舞蹈類 | 包括古典芭蕾舞、古典舞劇、古典舞蹈等,這些舞蹈形式源于歐洲古典舞的發展,在中國經過本土化的改進和創新。 |
現代舞蹈類 | 包括爵士舞、街舞、現代舞、現代芭蕾舞等,這些舞蹈形式都是在現代社會中發展起來的,結合了當代音樂和文化的特點。 |
童話舞蹈類 | 童話類舞蹈多以兒童故事、童話劇為主題,如《小紅帽》、《灰姑娘》等,通過舞蹈形式讓孩子們了解并體驗故事的情節和氛圍。 |
舞蹈操類 | 舞蹈操通常是在音樂的節奏下,配合各種動作完成的一種舞蹈形式,旨在幫助兒童鍛煉身體,提高協調能力和節奏感。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舞蹈培訓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3-2030年)》顯示,當前我國舞蹈培訓行業擁有以下特征:1)行業的競爭格局高度分散;2)區域化競爭格局顯著,多個“小而美”的龍頭并存;3)中游舞蹈培訓機構呈現多品類、和立體品牌的發展趨勢。
二、國家政策長期利好藝術教育,激活舞蹈培訓存量市場空間
近年來,國民收入持續增長為教育開銷提供充足動力,龐大適齡人口提供大量潛在受眾,80/90后家長注重素質教育為藝術培訓市場帶來發展紅利,舞蹈培訓行業從中迅速崛起,尤其是在2021年國家“雙減”政策頒布,同時大力提倡“創新思維”教育,鼓勵用這些時間進行藝術、體育類的學習后,作業減負,學科類培訓減負,舞蹈培訓行業呈現出了一定的市場發展潛力。
此外,多地區將美育納入中考計分也將有效激活舞蹈培訓的存量市場,直接提升需求剛需及付費意愿。根據最新發布的公告,濟南市、江蘇、湖南、云南、湖南、山西、內蒙古、吉林等多個城市已經開始施行藝術類科目中考,藝術科目考試在中考的加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間,而且這些城市的試點已經有了明顯的效果,接下來將會全面覆蓋,全面實行德智體美勞的中考計劃。除了中考加分外,美育還將納入高中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高校的公共藝術課程也將實行學分制管理。各方面對美育的重視,讓舞蹈等興趣特長不再是“耽誤學習的東西”,藝術教育成為了“必修課”,家長們也開始轉變教育觀念,不再一味地“唯分數論”,而是更注重素質教育,舞蹈教培行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藝術教育的政策
年份 | 相關政策 |
2013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
2014 | 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評價制度,促進藝術教育規范發展”的要求。 |
2015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各地要開展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抓好一批試點地區和試點學?!钡囊?;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生藝術索質測評辦法》,確定全國102個中小學藝術素質測評試驗區。 |
2016 | 教育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推進美育工作:實行高雅藝術進校園,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確保開齊開足藝術課程,編制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年度報告,建設一批學校美育綜合改革實踐基地。 |
2017 | 教育部召開全國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工作現場推進會,強調學校美育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學生藝術審美索養是學校美育的責任和使命。 |
2018 |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提出要開齊開足美育課程,多渠道破解美育師資短缺問題,推進全國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實驗區建設。 |
2020 | 高考生的招生改革政策明確指出:取消所有奧數培訓班,綜合素質評價將納入高考范疇,重點是在音樂、舞蹈、美術等興趣特長,重點是藝術才藝成果。 |
2021 |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和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的通知》,教育部重磅“雙減”政策發布,在“雙減”落實的同時也在推動“雙增”,即增加學生體育、藝術、戶外運動和勞動的機會;增加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課外培訓的時間和機會,鼓勵音體美機構辦學,鼓勵學生參加體育、美育培訓。 |
2022 | 《教育部等十三部門關于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中強調,加快規范非學科類培訓,使其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從招聘平臺發布的數據來看,2021年教育改革推行以來,素質類培訓師資呈現供需兩旺態勢,其中舞蹈類招聘需求同比增長30%。校外舞蹈培訓機構的師資缺口一直很大,并且在如今重點發展美育的情況下,培訓機構的舞蹈師資需求還會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舞蹈培訓市場規模約為153.5億元,在供需兩端政策持續發力的情況下,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超200億元以上。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在雙減政策實施、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資本退出,教培回歸教育本質,行業競爭也將回歸本質,并不是規模大、有資金的機構就能獲得市場青睞,一個舞蹈培訓機構能不能長久地發展,需要一套獨特的集管理、招生、教學、服務為一體的教育培訓體系去維持。
三、市場亂象頻出,監管迫在眉睫
1、行業進入門檻低,區域化競爭態勢明顯
由于舞蹈培訓行業進入門檻低、規?;芾黼y度高,當前行業參與者眾多,市場格局分散,區域化競爭態勢明顯。截至2023年6月,我國共有舞蹈培訓機構近16萬家,小天鵝藝術中心、Isee灰姑娘、和CASTER是市場規模較大的三家舞蹈培訓機構,線下教學網點數量合計超過500家,占總量約1%。其中,小天鵝藝術中心超70%的線下網點位于總部南京,CASTER舞蹈教室80%的線下網點在北京,中央芭蕾舞團78%的線下網點在北京,天鵝湖畔芭蕾舞64%的線下網點在上海,舞蹈培訓機構的品牌呈現區域化競爭態勢。
2023年舞蹈培訓十大品牌
排名 | 品牌 |
1 | 小天鵝藝術中心 |
2 | 灰姑娘Isee |
3 | CASTER |
4 | 藝朝藝夕 |
5 | 單色舞蹈 |
6 | 嘻哈幫街舞 |
7 | 舞研藝考 |
8 | 港龍舞蹈 |
9 | 八八空間 |
10 | 小銀星藝術團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2、市場良莠不齊,行業監管必不可少
由于行業門檻低,造成各類舞蹈培訓機構并存,市場良莠不齊,呈現“小、散”的現象。數據顯示,在這近16萬家舞蹈培訓機構中,73.7%的企業注冊資本不超過100萬元,40%的企業成立時間不到5年,規模較小,屬于小微企業。還有一些“作坊”式的舞蹈培訓機構,在許多地方并不鮮見,特別是中小城市。導致舞蹈培訓行業長期處在探索階段、整體市場分散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機構的創辦者都是舞蹈老師出身,缺乏專業化、系統化的企業管理知識,一般在學員達到一定數量后就形成能力天花板,很難具備持續擴張規模的能力;而創辦者招聘來的老師在一段時間后大多也會選擇出走單干。
資料來源:企查查、觀研天下整理
這種企業散亂,規模偏小的局面,并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方面,小機構資金池緊張,風險承擔能力有限,舞蹈培訓多為預付款消費,2021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停課最終關門的舞蹈培訓機構數量并不少;另一方面,與其他藝術培訓不同,舞蹈培訓主要是身體培訓,有相當一部分難度較大的動作,存在一定的風險。近年來,因少兒舞蹈培訓過程中出現事故,導致兒童受傷,甚至出現兒童脊椎受損、終身受到影響的事件,頻頻見于媒體。畢竟,不是每一個兒童的體質都適合學習舞蹈,都適合練習高難度動作,就如同電影《我們在天上》中想要練體操的女主人公一樣,更何況兒童身體較弱,其所能承擔的壓力也與成人不同。但是很多舞蹈培訓中心和家長都不知道,兒童“下腰癱”的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3-10歲,伴隨孩子才藝增長的,還有脊髓損傷的風險。此外,還有個別機構為了更多盈利空間對身體條件有限的學生“來者不拒”,師資力量和安全措施又跟不上,悲劇就有可能發生。不管這樣的悲劇最終由誰擔責,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卻是難以挽回的。
因此加強行業監管迫在眉睫,有關主管部門應切實強化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日常監管,對未經許可擅自開辦的培訓機構及時取締,對未履行從業人員資質審查、培訓場所安全保障等義務的培訓機構依法懲處。對于家長而言,在選擇培訓機構時也應當認真審查培訓機構的辦學許可、備案登記情況,對培訓機構的安全保障機制、培訓人員的從業資質要盡可能有所了解,確保孩子在合法、規范、安全的培訓機構接受教育。其次,舞蹈訓練需要考慮孩子的天賦和身體條件,不要盲目跟風內卷,家長在孩子培訓期間應及時、密切關注孩子學習的狀況及身體承受情況,根據孩子具體情況適時調整,切忌機械跟課、誤導孩子追求難度和炫技。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人才體系的搭建,尤其是高管層。因此對于舞蹈培訓機構而言,如何打造一套良好的激勵制度,留住師資力量是行業長期思考的問題。
四、街舞培訓是行業重要細分市場,業績爆發指日可待
舞蹈培訓的舞種十分豐富,包含爵士舞、拉丁舞、摩登舞、中國舞、現代舞、街舞、民間舞等。其中,街舞作為舞蹈培訓市場中的一個重要細分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近年來街舞行業越來越得到國際奧委會及國家的高度肯定,街舞甚至已經選入巴黎奧運會和杭州亞運會。與此同時,自2018年以來,《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等多檔街舞類綜藝節目相繼爆火后,引領街舞培訓市場火爆,許多舞蹈、戲曲、雜技的專業從業者也開始練習街舞,街舞在各個藝術院校中廣為傳播。在大學校園中,許多舞蹈社團也組織起來練習街舞;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從事街舞活動則更為普遍,他們在各大城市的居民社區中形成了青少年所特有的社區文化。
另外,從街舞自身特性來看,其不僅具有競技性,還有較強的表演性,能夠通過比賽、演出等形式展現舞者的技巧和風采,這為街舞培訓提供了更多的商機,例如舉辦比賽、演出等。以當前我國的舞蹈培訓市場規模來看,街舞培訓已經達到了290億人次/年,且還在以每年29%左右的增長率遞增。自2020年以來,我國北京體育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多所高校陸續開設了街舞專業,從現有的趨勢不難判斷,街舞培訓的爆發指日可待。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從街舞培訓的例子可以看出,當前消費者需求已經逐漸從“大而全”的品類選擇轉變為更加注重專業化、品質化的內容,市場分工逐漸細化,越來越多的新興品類開始切入“小而美”的市場。這意味著一昧追求機構培訓品類的廣度是不可取的,切入細分市場、做好做大做出品質也不失為佳徑。
五、數字化轉型成行業“剛需”,技術端革新有望帶動商業模式轉變
疫情的常態化進一步加速了舞蹈培訓機構數字化轉型的步伐,然而疫情只是外因,隨著舞蹈培訓機構日益增多,競爭也越來越大,數字化轉型已然成為機構賴以生存的“剛需”。眾多舞蹈培訓機構開始選擇信息化管理,數字化經營。例如,小天鵝自2018年4月起,就已經開始大力發展在線美育課堂,打造名師在線直播,專業教師線下輔導的“七彩美育,樂在雙師”項目;2021年動因體育宣布并購Isee灰姑娘兒童藝術中心,目的在于發揮其數字化方面的優勢,推動智能化運營管理、精細化財務分析、市場拓展思路等發展。未來,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等新技術和概念的普及應用,舞蹈培訓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有望迎來質變?,F階段諸如Keep、劉畊宏等線上舞蹈操、健身操等教學已證實有一定的商業效應,上游技術端的發展突破革新有望帶動舞蹈培訓行業商業模式的轉變,付費場景和受眾群體有望雙雙迎來質變。(LZC)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