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車記錄儀行業概述及分類
行車記錄儀俗稱“汽車黑匣子”,指能夠記錄車輛行駛過程中影像和聲音的電子設備。在遇到交通事故現場痕跡不明顯或現場被破壞的情況時,行車記錄儀可以保留有效視頻證據。此外,行車記錄儀還被用作家庭監控、停車監控以及DV拍攝。根據行車記錄儀的外觀和功能,行車記錄儀可分為隱藏式行車記錄儀、迷你便攜式行車記錄儀、后視鏡式行車記錄儀和輕機車式行車記錄儀。
行車記錄儀的分類及介紹
分類 | 特點 |
隱藏式行車記錄儀 | 體積小巧,安裝后隱藏性高,不配備顯示器,內部無軟件集成,售價低,可安裝在后視鏡底座或后視鏡后方 |
迷你便攜式行車記錄儀 | 體積小,有顯示屏,可用來顯示和回放視頻監控,安裝時會借助吸盤或3M膠進行固定,可安裝在前擋玻璃或后視鏡底座上 |
后視鏡式行車記錄儀 | 體積最大的行車記錄儀,通常采用直接裝置在汽車原有的后視鏡上的固定方式,可增加原有后視鏡的成像范圍,此外,這類行車記錄儀將后視鏡面更換為顯示屏,售價高于隱藏式行車記錄儀和迷你便攜式行車記錄儀 |
輕機車式行車記錄儀 | 可安裝較多的第三方軟件,實現近似平板電腦的功能,具有后視鏡行車記錄儀的可拓展性,價格為四類行車記錄儀中最高,可安裝在中控臺上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隨著全球汽車存量的增長、車聯網用戶滲透率的提升,以行車記錄儀為代表的車載智能終端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2023年預計增長至約92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4%。當前消費者對行車記錄儀的需求開始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具有高分辨率、超強夜視效果且性價比高的智能行車記錄儀成為市場主流產品。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二、從產品到功能,行車記錄儀經歷一系列演進迎來智能發展時代
行車記錄儀是汽車行車安全的必備設備。最早的行車記錄儀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歐洲率先推出了機電模擬式駕駛記錄儀;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和德國又開發了數字式汽車事故記錄儀用以監督駕駛者超速駕駛的行為。直到2009年,行車記錄儀才進入中國市場,2011年以后,陸續出現幾起“碰瓷”案件引發社會關注,行車記錄儀在我國才開始熱銷。2013年,國內市場開始起量,通過網絡渠道,捷渡、包黑子等行車記錄儀品牌開始被大眾所熟知。此后,伴隨快速發展的汽車產業,在交通出行中,違章駕駛、酒駕、路怒、“碰瓷”等交通糾紛越來越受到媒體和消費者關注,加上渠道商、廠家的宣傳,360等互聯網企業的進入,大眾對行車記錄儀的關注程度不斷提升,行車記錄儀銷量開始快速增長,逐漸成為汽車電子產品中的銷量冠軍。尤其是2015年5月3日成都“毆打女司機”事件的沖突全過程視頻徹底引爆車主痛點,行車記錄儀的搜索量直線上升,進一步促使行車記錄儀在我國迎來了井噴式發展。
最早的時候,行車記錄儀產品主要以單一的視頻記錄功能為主,通常使用VCR帶或DVD存儲視頻,并需要手動啟動和停止錄制。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逐漸成為發展的主流,行車記錄儀逐漸過渡到數字存儲媒體,如SD卡或內置存儲器;同時,行車記錄儀也逐漸具備了更多的功能,包括GPS定位功能、碰撞感應和緊急制動記錄、停車監控、語音控制等。行車記錄儀還開始與智能手機或車載導航系統進行連接,實現數據共享和遠程控制。2015年,一款名為“極路客”的智能行車記錄儀開始面向用戶發起眾籌,由此開創了智能行車記錄儀這一品類。最近幾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行車記錄儀開始具備更強大的智能駕駛功能。例如,能夠識別和警示駕駛員的疲勞駕駛行為、識別交通標志和車道偏離等,這些智能功能有助于提高駕駛安全性和駕駛體驗。
發展至今,行車記錄儀經歷了從單鏡頭到前后雙錄,從前后雙錄到360度環視的發展演變,鏡頭像素也從10萬、30萬、100萬上升到300萬、500萬,分辨率也經歷了從720P、1080P到2K、4K的跨越式發展??偟膩砜?,行車記錄儀產品經過一系列演進歷程,產品形態越發豐富,產品功能更為多元化、智能化以及時尚化,行車記錄儀超出記錄屬性,成為車聯網入口,通訊、語音識別、深度優化系統、自動雷達、Wifi連接、GPS、FM發射等高端配置未來將快速普及。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目前在汽車電子設備當中,行車記錄儀可以說是國產化程度相當高的設備了,當前國產的行車記錄儀已經占領了90%以上的世界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國產行車記錄儀品牌不只是在市占率上世界領先,也主導了整個行車記錄儀行業的歷次迭代。在智能出行的大趨勢下,國產行車記錄儀背后存在的不只是后裝市場的存量機會,更是一個全新的千億市場。
三、行業進入壁壘低,市場過度競爭亟待引導與規范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行車記錄儀行業發展趨勢研究與未來前景分析報告(2023-2030年)》顯示,相對于其他高科技領域,行車記錄儀的核心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镜匿浵窈痛鎯δ芸梢酝ㄟ^成熟的攝像和儲存技術實現,因此,許多廠商可以輕松進入該行業,并推出自己的產品。與此同時,隨著電子產品制造業的發展,相關的供應鏈已經相對成熟,行車記錄儀所需的關鍵零部件,如攝像頭、存儲芯片、顯示屏等,都可以從供應鏈中獲得,這降低了生產和制造的難度。
整體看,進入市場的壁壘過低導致市場過度競爭亟待引導與規范。目前,我國目前至少有30多家行車記錄儀品牌廠商以及1000多家代工廠商,各種方案供應商超過100 家。過度競爭導致各品牌在市場上展開激烈的價格競爭,由于價格戰和競爭壓力,企業的利潤空間持續被壓縮。此外,由于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各品牌之間的差異化特性不明顯,消費者難以在眾多產品中選擇,導致競爭主要集中在價格和促銷活動上,而非產品本身的獨特價值。在激烈的競爭中,知名品牌和老牌廠商擁有更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消費者信任度,新進入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來建立品牌影響力和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行車記錄儀不僅僅是記錄拍攝的設備,隨著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的快速發展,其作為車聯網+智能云概念的典型代表必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行車記錄儀行業產業鏈分析
1、主控芯片是行車記錄儀最核心的部件,成本占比約25%
行車記錄儀產業鏈上游主要是零配件供應商,包括主控芯片、板卡、鏡頭、圖像傳感器等硬件供應商。其中,主控芯片相當于電腦的CPU,它負責圖像數據的采集和數據壓縮,是行車記錄儀最核心的部件,成本約占總成本的25%。目前市面上的主控芯片品牌眾多,包括安霸、卓然、聯詠、海思等。其中,安霸芯片性能穩定,分辨率高,是行車記錄儀圖像處理芯片當之無愧的領軍者,運動相機鼻祖Gopro即采用安霸A9芯片方案。
板卡、圖像傳感器也是行車記錄儀的重要部件,兩者占比均為15%。其中,板卡是印刷電路板,制作時帶有插芯,用來控制硬件的運行;傳感器方面,目前行車記錄儀中采用較多的是SONY、鎂光AR、豪威科技Omnivision(OV)、松下等公司的傳感器,主要有30萬、100萬、500萬像素三種。其中,索尼是CIS領域當之無愧的王者,以將近一半的CIS份額牢牢占據全球第一大CIS供應商的位置。目前4K的行車記錄儀,基本都是在用SONY的感光芯片。
再來看鏡頭,也是行車記錄儀重要的零配件,約占總成本的10%,鏡頭的質量直接影響成像的清晰度、廣角大小、視頻文件大小等性能。市場上主要鏡頭廠家有卡爾蔡司(Carl Zeiss)、索尼(Sony)、大立光電、玉晶光電、舜宇光學等。目前行車記錄儀采用的鏡頭中,定焦鏡頭通常采用臺灣廠家的鏡頭,比如臺灣大立電出品的塑料或者玻璃定焦鏡頭。
最后,外殼材料指用于生產行車記錄儀的塑料、金屬、玻璃、陶瓷等材料,其成本約占總成本的 5%。金屬外殼的行車記錄儀性能要比塑料外殼的產品穩定,隨著環保概念在各行各業的不斷流行,無污染、節能環保的外殼材料已成為行車記錄儀行業的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中游行業參與者眾多,市場集中度較高
行車記錄儀產業鏈中游主要是行車記錄儀的生產制造廠商,主要負責設備的研發、生產、宣傳、銷售和售后。由于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我國行車記錄儀市場的企業數量近幾年雖然呈現快速增長,但目前全國范圍內的行車記錄儀生產商仍以缺乏研發能力的中小型服務商以及從事OEM的低端代工生產廠家居多。當前市場魚龍混雜,主要可以劃分為五大廠商類型,包括行車記錄儀專業廠商、車載電子產品廠商、家電和電子產品廠商、互聯網廠商、汽車廠商。
其中,行車記錄儀專業廠商多年來專注于行車記錄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通常具有較長的行業經驗和技術積累,產品通常具有高品質、穩定性和豐富的功能,受到一定用戶群體的青睞,當前占據行業最大的市場份額,為30%;車載電子產品廠商主要以導航儀、車載娛樂系統等車載電子產品為主,憑借專業技術積累,涉足行車記錄儀市場,將其集成到其產品線中,當前占據25%的市場份額;另外,一些知名的家電和電子產品廠商也參與了行車記錄儀市場,他們憑借自身在家電和電子產品領域的品牌知名度和銷售渠道,進入行車記錄儀行業,市場占比為20%;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一些互聯網廠商也進入了行車記錄儀市場。他們通常將智能互聯網技術應用于行車記錄儀,提供更多的在線服務和功能,市場占比為20%;此外,還有一些汽車廠商也開始生產和銷售自家品牌的行車記錄儀。他們將行車記錄儀作為原廠配件或可選配件,與其汽車產品一起銷售,這類廠商份額較小,僅為5%左右??傮w來看,目前行車記錄儀較大品牌超過30家,代工廠超過1000家,各種方案供應商超過100家,其中360憑借互聯網品牌效應及用戶口碑占據行業領頭羊位置。
行車記錄儀五大廠商類型
廠商類型 | 代表廠商 | 廠商特點 |
行車記錄儀專業廠商 | 主要包括途沃得、第一現場、米家互動、盯盯拍、任e行等公司,在行車記錄儀行業占據約30%的市場份額 | 此類公司深耕于行車記錄儀行業,積累了技術優勢,贏得了良好口碑,憑借這些優勢占據行車記錄儀市場 |
車載電子產品廠商 | 主要廠商包括征服者、紐曼、征途、互聯移動等,在行車記錄儀行業占據約25%的市場份額 | 此類公司憑借在車載電子領域的專業技術積累,拓展行車記錄儀市場 |
家電和電子產品廠商 | 主要品牌包括聯想、方正、海爾、先科、飛利浦等,在行車記錄儀行業占據約20%的市場份額 | 此類公司憑借在家電和電子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利用品牌效應,進入行車記錄儀行業 |
互聯網廠商 | 主要參與者為小米、360、騰訊神眼等,在行車記錄儀行業占據約20%的市場份額 | 此類公司憑借良好的口碑效應和計算機技術優勢 |
汽車廠商 | 汽車主機廠加入到生產行車記錄儀的市場中,在行車記錄儀行業占據約5%的市場份額,其主要參與者為比亞迪、凱迪拉克等 | 此類汽車主機廠憑借自身的生產經驗,加入激烈的競爭中 |
資料來源:芯八哥、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3、汽車主機廠和個人消費者是行車記錄儀主要客戶群體
從產業鏈下游來看,行車記錄儀客戶群體主要是汽車主機廠和個人消費者兩類。汽車主機廠指汽車生產制造方,其有大規模采購行車記錄儀的需求,汽車主機廠將這些行車記錄儀在汽車生產制造時加裝在汽車上,消費者無需二次安裝行車記錄儀。近年來,自主品牌車型的行車記錄儀標配率一直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2019年自主品牌車型前裝行車記錄儀裝配率為19.3%,而合資品牌僅為0.2%;2022年自主品牌車型的裝配率達到29.4%,自主品牌是行車記錄儀標配的主力軍。
2019-2022年中國前裝行車記錄儀裝配率(合資/自主)
廠商類型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1-6月 |
合資 | 0.2% | 2.0% | 8.4% | 11.6% |
自主 | 19.3% | 19.1% | 22.9% | 29.4% |
總計 | 7.0% | 8.0% | 14.5% | 19.6% |
資料來源:佐思汽車數據庫、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個人消費者是直接購買或通過代理商處購買行車記錄儀的消費者。數據顯示,當前31-45歲的中高收入男性是行業記錄儀主要搜索人群,他們購買行車記錄儀的主要目的是記錄行車數據、提高駕駛安全和解決交通糾紛等問題,因此在需求方面,更加趨向于智能化、高清晰度和多功能化的產品。調研顯示,90%的消費者更關注行車記錄儀的夜視拍攝效果、拍攝是否清晰,角度是否全面。另外,不同消費者群體對行車記錄儀的需求有所差異,一些消費者更注重品牌和產品質量,而另一些消費者則更注重價格和性價比。
資料來源:360行車記錄儀、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2022年伊始,新規定出爐,要求2022年后市場中所有生產銷售的新車都必須配備EDR系統,未來EDR將全面替代行車記錄儀,但現階段由于行車記錄儀的成本比較低,因此短期內大多數車企應該還是裝備DVR,預計行車記錄儀的市場未來將主要放在2022年以前生產的車型上。(LZC)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