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礦產資源豐富,智慧礦山符合發展要求
2022年9月,自然資源部發布了《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2》。其中提到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發現173種礦產,其中能源礦產13種,金屬礦產59種,非金屬礦產95種,水氣礦產6種。
資料來源:《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2》,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能源類礦產是國家經濟運轉的重要基礎,2022年,中國平均每天能源消費量達到1482.19萬噸標準煤,每萬元GDP能耗為7.21噸標準煤,但能源類礦產儲量分布不均,呈“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特征。
2021年中國主要能源礦產儲量
序號 | 礦產 | 單位 | 儲量 |
1 | 煤炭 | 億噸 | 2078.85 |
2 | 石油 | 億噸 | 36.89 |
3 | 天然氣 | 億立方米 | 63392.67 |
4 | 煤層氣 | 億立方米 | 5440.62 |
5 | 頁巖氣 | 億立方米 | 3659.68 |
資料來源:《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2》,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2020年3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應急部、煤監局、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8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我國煤礦智能化進程提出了發展目標。
煤礦智能化發展目標(時間線)
資料來源:《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2、智慧礦山市場驅動因素分析
(1)驅動因素之一:礦山事故危害大,礦山安全技術需求提升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礦山事故總數為518起,死亡人數367人,其中,煤礦事故168起、死亡245人,非煤礦山事故199起、死亡273人。
資料來源: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礦山事故頻發不僅嚴重危害礦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社會負面影響,同時事故導致礦山關停整頓,也損害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2)驅動因素之二:礦山從業人員結構老齡化嚴重,礦山無人化需求提升
礦山工作條件艱苦,安全風險大,年輕人不愿從事枯燥而又充滿危險的工作,從業意愿低,因此我國礦山從業人員以60后、70后為主,同時人才流失嚴重,因此未來我國礦山從業人員老齡化趨勢嚴重,同時新增從業人員數量將大幅降低,無人礦山提上日程。
資料來源:《產業轉型背景下廠礦工人生存現狀調查報告》
根據中煤協數據,我國煤礦從業人數已經從2015年的350萬人下降至2020年的200萬人,一方面是去產能關停煤礦導致,更主要的原因是從業人員流失。
資料來源:中煤協,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3)驅動因素之三:“綠色礦山”成礦業發展風向標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智慧礦山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3-2030年)》顯示,早期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較為粗放,生態破壞、環境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有些地方因采礦引發地面塌陷,特別是采煤引發的塌陷比較嚴重,對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造成不良影響。由于開采礦業,也占用損毀了大量土地。有資料顯示,毀損土地累計超過了300萬公頃。礦山開采還破壞了區域地下水系統,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泉流量減少甚至干枯,影響地表植被等生態系統。此外,廢渣廢水污染了水土環境,全國固體廢渣積存量超過480億噸,礦山廢水年產出量超過110億方。
2017年5月,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進程,力爭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礦業發展新模式。
提出了發展目標:
在技術創新方面,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技術革新,礦山企業每年用于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不低于礦山企業總產值的1%;不斷改進和優化工藝流程,淘汰落后工藝與產能,生產技術居國內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在節能減排方面,積極開展節能降耗、節能減排工作,節能降耗達國家規定指標;采用無廢或少廢工藝,成果突出;三廢"排放達標;礦山選礦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或實現零排放,礦山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國內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要實現這些目標,就離不開智慧礦山技術,如智能一體化礦山能耗管理系統、動設備狀態智能在線監測系統、礦山分布式光纖安全(溫度/應力)傳感監測技術等。
近年來綠色礦山相關政策
日期 | 文件 |
2010年8月 | 《國土資源部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工作的指導意見》 |
2011年7月 | 《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規劃技術要點和編寫提綱》 |
2015年1月 | 《河北省關于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意見》 |
2017年5月 | 《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 |
2022年1月 | 《內蒙古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 |
2022年6月 | 《浙江省綠色礦山建設管理辦法(試行)》 |
2023年4月 | 《安徽省綠色礦山管理辦法(試行)》 |
資料來源:各政府網站,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由上可知,我國礦山從安全、從業人員結構、節能環保三方面來看,智慧礦山都是唯一的發展出路。
2、智慧礦山行業競爭格局初步形成
我國智慧礦山發展已經超過十年,同時龐大的市場容量吸引了許多企業進入該領域,發展至今,行業競爭格局逐步形成。
總體來看,我國智慧礦山行業已經形成了比較全面的體系,主要分為硬件層、網絡層、平臺層以及應用層四級。
智慧礦山產業競爭格局及代表企業
市場層級 |
細分市場 |
代表企業 |
硬件層 |
視屏監控 |
??低?、浙江大華 |
防爆電器 |
電光科技、華榮股份 |
|
挖掘機 |
三一重工、鄭煤機、中煤科工 |
|
卡車 |
北方重型、同力重工 |
|
網絡層 |
網絡設備隔爆服務商 |
北路智控、山源科技、淮南萬臺、精準信息 |
礦山專用網絡運營商 |
移動、聯通、電信 |
|
通信設備商 |
華為、中興、新華三、浪潮 |
|
平臺層 |
通信調度平臺 |
科大自控、北路智控、山源科技、震有科技 |
通用平臺 |
華為、新華三、中國移動 |
|
綜合管控平臺 |
華夏天信、龍軟科技、梅安森 |
|
云服務商 |
阿里巴巴、浪潮、江化微、中國電信 |
|
應用層 |
礦卡自動駕駛 |
伯鐳科技、慧拓智能、易控智駕 |
邊坡監測 |
南方測繪、華測導航 |
|
無人挖掘 |
中煤科工、鄭煤機、上海創力、天地科技 |
|
無人值守系統 |
梅安森、北路智控、科大自控、易聯創安 |
|
電子封條 |
精英數智、北斗天地 |
|
巡檢機器人 |
華夏天信、戴德測控、天津華寧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從上表可知,智慧礦山龐大的市場機會已經吸引了非常多的企業巨頭進入,如華為、中興、三大運營商等,其中也不乏某些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其在細分領域發展迅速。
(1)華為:成立“煤礦軍團”
2021年2月9日,華為與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成立的“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在山西太原揭牌。
2021年4月,華為即成立“煤礦軍團”組織。
2021年6月,山西太原布局煤炭軍團全球總部。
(2)三大運營商
中國聯通:2022年5月,立足山西、山東兩大基地成立5G智慧礦山軍團。
中國移動:2022年5月,聚焦內蒙古、山西、陜西、新疆、河南5省成立礦山軍團,搶占市場高地。
中國電信:2022年1月,首批設立應急、工業等12個產業研究院,爭奪礦山等政企市場業務。
(3)中興
2021年12月底,成立礦山業務部,執行副總裁掛帥,聚集包括行業專家、產品研發、市場銷售、流程交付、商務采購等全鏈條人員,專攻礦山行業細分市場。
(4)伯鐳科技
致力于礦山自動駕駛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伯鐳科技iDrive自動駕駛系統
資料來源:上海伯鐳科技官網
綜上,我國智慧礦山行業由于不接觸消費者,因此比較“低調”,知名度較低,但實際情況確實我國礦山資源豐富,對國民經濟影響重大,無論是“以人為本”還是“中國制造”兩大國家政策方面,智慧礦山都勢在必行,同時行業市場空間巨大,對國內企業吸引力極強,2021年可以成為智慧礦山行業的發展“元年”,華為中興等大型企業已經早早布局,同時無人駕駛、人工智能、安防巡檢等領域的企業無論傳統龍頭還是新興企業都積極加入其中。(fsw)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